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正文

【征稿】2025年4月增刊,ESIE 2025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专刊

  • 情感
  • 2024-12-23 14:56:02
  • 53

【征稿】2025年4月增刊,ESIE 2025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专刊

2024年我国首次将“发展新型储能”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行业发展进入快车道。为了展现新的发展阶段下,储能行业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储能科学与技术》编辑部与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 2025)组委会联合出版《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专刊——探索储能高价值发展》。

峰会专刊特邀主编为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所长陈海生研究员,专刊定于2025年4月出版,欢迎大家踊跃参与。

《储能科学与技术》(月刊)是创刊于2012年的国内唯一的储能专业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 10-1076/TK,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主管,化学工业出版社、中国化工学会联合主办,中文核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化工学会及储能工程专委会会刊。主要栏目有特约评述、热点点评、学术争鸣、储能材料与器件、储能系统与工程、新储能体系、储能测试与评价、储能技术经济性分析、产经动态、资讯聚焦、储能标准与规范、储能专利等。

专刊具体信息

“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专刊”征稿即日启动,综述或研究论文均可,综述以介绍自己的工作为主,中文8000字以内。特别声明本次征稿不再单独收取费用,具体征稿要求如下。

征稿范围:

储能技术及材料——重点报道锂电池、液流电池、钠电池、固态电池、铅酸电池、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储冷储热、飞轮储能、超导储能、超级电容器、燃料电池、氢储能等多元化储能技术及材料的最新科研和技术应用成果;

储能设备及组件——重点报道储能电芯及PACK、储能PCS、储能BMS、储能EMS、断路器、熔断器、连接器等各类储能元器件,以及应急电源、便携式电源等的研究;

储能系统及应用——重点报道储能系统在发电侧、电网侧、用户侧、数据中心、通信基站、充电站等全场景应用中的集成方式、设计方案,以及储能项目的商业模式、经济性等研究成果;

储能安全与标准——重点报道储能消防技术、安全监测技术等研究进展,以及储能火灾事故分析和相关标准建设等;

软件开发及数字化、智慧运维——重点报道各类交易软件、研发平台、运维平台等的研究成果;

储能政策研究——重点报道与储能政策有关的建议及研究。

征稿时间:

交稿时间:即日起至2025年01月31日

主编审稿:2025年2月1日~28日

修回时间:2025年02月28日截止

编辑出版:2025年4月

出版时间:

2025年4月

投稿方式:

本刊面向国内外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设计院、电科院、电网公司、发电集团、储能产业链企业的技术和研究人员以及国家级科研计划承担单位的专家学者征稿,欢迎大家踊跃参加。

投稿网址:

http://esst.cip.com.cn/CN/2095-4239/home.shtml,选择“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专刊”栏目。

联系电话:刘老师17801010924

峰会专刊将在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上发放宣传,专刊优秀论文将在“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微信和“储能科学与技术”微信定期推送。

特邀主编

【征稿】2025年4月增刊,ESIE 2025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专刊

陈海生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主任、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理事长

长期从事新型大规模储能技术、限定空间尺度内流动、传热与储热(冷)特性、叶轮机械内部流动机理等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水平的研究成果。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中科院先导专项项目、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等各类项目30余项,建立了压缩空气储能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和系统集成为一体的研发与设计体系,建成了我国物理储能领域首个国家级研发中心“国家能源大规模物理储能技术研发中心”。

研究成果曾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基础研究类)一等奖、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一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类)一等奖、贵州省科技合作奖、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最具投资价值蓝天奖、中科院技术成果转化一等奖等。已撰写专著4部,参加编写专著10章;发表论文500余篇,其中SCI论文300余篇,论文总引26000余次,SCI他引10000余次;申请专利600余项(授权400余项),其中国际专利24项(授权20项);根据第三方统计,以压缩空气储能为主题词的专利数、SCI论文和引用数均位于国际第一;先后入选国家杰青、英国能源学会会士(Fellow),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2014年以来)等,荣获中国青年科技奖特别奖、英国皇家学会牛顿高级学者奖、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腾讯科学探索奖等奖励。

关于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

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 2025)将于2025年4月10-12日在北京顺义新国展二期盛大召开。ESIE 2025 汇聚了中车株洲所、阳光电源、海博思创、宁德时代、中天科技、新源智储等800+行业龙头和4000+产业链企业参与,展览面积达20万平米;同期组织策划40+场主题活动,500+新品发布,吸引400+核心政策制定者、院士专家、资深学者、企业领袖、行业精英亲临分享;海外资源全面升级,已邀请100+国际合作单位,共谋全球储能发展新机遇。

作为储能产业发展的“风向标”和“晴雨表”,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已连续举办12年,经历了中国储能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每一个阶段,见证了储能产业发展的每一个重要里程碑。ESIE 以“产学研”深度融合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本次峰会专刊的设立,对于加速储能科技创新、促进研究成果转化、推进产业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等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储能科学与技术》

《储能科学与技术》(月刊)(Energy Storage Science and Technology)是创刊于2012年的储能领域唯一的 Scopus 收录、中文核心、中国科技核心、中国科学引文核心(CSCD)期刊,统一刊号CN 10-1076/TK、ISSN 2095-4239,中国科协指导,化学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中国化工学会主办,中国化工学会和储能工程专业委员会会刊,目前已被国内外多家著名数据库收录,主编为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黄学杰研究员。审稿周期约2个月,发表周期约4个月。

“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专刊”征稿简则

《储能科学与技术》(月刊)是创刊于2012年的国内唯一的储能专业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 10-1076/TK,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主管,化学工业出版社、中国化工学会联合主办,中文核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化工学会及储能工程专委会会刊。现任主编为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黄学杰研究员。主要栏目特约评述、热点点评、学术争鸣、储能材料与器件、储能系统与工程、新储能体系、储能测试与评价、储能技术经济性分析、产经动态、资讯聚焦、储能标准与规范、储能专利等。

本刊联合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将于2025年4月以增刊形式出版“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专刊”,征稿要求如下。稿件要求和注意事项:

1. 来稿应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有较强的创新性,理论联系实际,具有应用和参考价值。在表述上应做到论点明确,论据可靠,结构合理,层次清晰,语句通顺,文字简练,中英文均可。论文若属单位的研究课题,投稿时请提供版权授权协议及保密审定表。全文按word字数统计(不计空格)不超过8000字。

2. 稿件的写作次序为:文章题目、作者及作者单位、中文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英文部分(文题至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首页下方地脚处为收稿日期、修改稿日期、基金项目、作者简介(包括职称,电邮等)。文章引言在500 字左右,不列编号。正文标题层次编号为1;1.1;1.1.1……。具体见论文模板。

3. 来稿中必须有中文、英文(Arial体)的文章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所在城市、邮政编码、摘要、关键词等,同时附上中图分类号。其中文章题目在20 字以内,摘要不少于400字(词),关键词3~8个。

4. 文章的中英文摘要需写出文章研究的问题、过程和方法、结果,并进行定性定量的表述。文章引言需写出工作研究的背景、论文的目的及意义。注意摘要、引言及结语(结论)不能重复表述。综述性文章的摘要也须写出文章综述的主要内容、结论和展望,结论和展望部分须写出具体内容。

5. 图、表要少而精,英文用Arial体;汉字、标点使用规范,字母和符号分清大小写、正斜体、上下角;计量单位采用我国颁布的法定计量单位,不使用废弃的物理量。

6. 图的刻度要均匀,刻度线各端点要有数值。各图、表要有图序、表序,图题、表题(中英文)一般不超过15字。表的格式为三线表。半栏图6 cm×4 cm,通栏图宽13 cm。图插排在文中相应位置,在图的下方注明图号、图题和图注、图例。

7. 参考文献根据文章内容择主要者、近期者录用,并在正文相应处以上角标标示体现。按照原发表语种在正文后填写,切勿引用未公开发表和无题文献。

8. 作者来稿请勿一稿多投,文责自负,本刊不承担因作者著作权而引起纠纷的任何责任。本刊有权对来稿的题目、内容等进行一般性修改和规范化技术处理,对文稿内容作较大或实质性修改时,请作者根据审稿人或编辑的意见做相应修改和说明,有异议或修改不符要求者按自动撤稿和退稿处理。

9. 作者应保证对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本刊不承担由于作者的著作权纠纷所带来的任何连带责任。作者向本刊投稿即为转让印刷方式及电子方式等出版使用权,若无特殊声明将被视为同意被各种文摘刊物和文摘数据库摘引。

《储能科学与技术》编辑部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