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汽车 > 正文

境外来华支付便利度“全面开花”

  • 汽车
  • 2024-12-25 07:32:16
  • 36

  来源:北京商报

  12月24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微信支付最新合作上线了8家境外机构钱包,包括泰国Bangkok Bank Mobile Banking、K PLUS,韩国NAVER Pay等。持有合作机构境外钱包的用户入境后,可直接使用境外钱包App扫微信支付收款码完成支付。用户在上述钱包App内绑定银联实体卡,或在App内开通银联数字化发卡,即可在入境后扫微信支付收款码完成付款。

  外包内用“朋友圈”再扩大,是年内优化支付服务工作持续开展的一个缩影。不仅是移动支付,在境外银行卡、现金方面,围绕支付便利度提升,各地政府出方案、亮实招,金融机构亦迅速展开行动。毫无疑问,“优化支付服务”成为2024年业内一大关键词。近一年从上至下的攻坚克难带来显著成效,展望2025年,支付便利性提升仍将是重点。

境外来华支付便利度“全面开花”

  数据显著增长

  随着中国免签朋友圈进一步扩大,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来华旅行。自今年初,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来,支付产业各机构纷纷加大力度优化支付服务,来华外国游客支付便利性不断提升。

  在这其中,移动支付愈发成为一张吸引外籍人士的闪亮名片。优化支付服务在移动支付方面的解决方案,最主要便是“外卡内绑”与“外包内用”。

  微信支付数据显示,在“外卡服务”方面,交易笔数和交易金额保持高增长趋势,累计达数千万和数十亿元的规模。2024年11月的交易笔数、交易金额为2023年7月当月的6.4倍和4.5倍。

  外卡内绑与外包内用两套服务同样让支付宝成为了境外来华人士的“百宝箱”。北京商报记者获悉,《意见》发布半年以来,蚂蚁集团联合各方共建推广入境便利支付,带动国际消费者人数近450万,增长了3倍;入境交易消费额近120亿元,增长了6倍。

  以“大额刷卡、小额扫码、现金兜底”为思路的优化支付服务工作,是2024年监管、行业、金融机构的共同重点任务。最新数据显示,外籍人士来华支付便利度再上一个台阶。除了上述移动支付方面的成绩外,北京商报记者统计发现,在对境外银行卡的受理上,全国各省市基本全部划定了重点区域、重点商户,支持受理VISA、Mastercard等国际主流品牌银行卡,覆盖率普遍达98%以上。外卡交易笔数、金额也有显著增长。

  例如据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披露,截至10月末,全省(不含深圳)重点区域共计2.96万重点商户支持受理VISA、Mastercard、JCB、Discover等国际主流品牌银行卡,覆盖率达99%,较2月末提升83个百分点,其中广州市有1.7万家重点商户,覆盖率达99.6%。10月,全省共发生境外银行卡交易5.41亿元,较2月增长310%。

  现金方面的优化服务,则聚焦于“零钱包”发放及提升外币兑换和ATM取现便利性。一方面,尤其在出租车行业、零售等重点领域,大力投放“零钱包”或开展集中兑换工作,有省市数量已超百万个;另一方面,支持外币兑换的银行网点、支持境外银行卡取现的ATM机数量大幅提升。

  “当前外卡、移动支付、现金方面支付便利度提升取得良好成果,支付流程持续优化、支付效率有所提升、支付方式更加多元,”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评价。得益于此,2024年不论是境外人士来华意愿还是实际来华人数规模,同比上年均有大幅提升。

  政策配合演进

  多方成绩的取得,来自政策体系的有效搭建。经济复苏下,国门向越来越多外籍游客敞开,与此同时支付习惯不匹配、开户难、沟通不畅等问题慢慢浮现,引发市场热议。3月,《意见》的颁布恰逢其时,也就此拉开了优化支付服务“攻坚战”的大幕。

  此后不足一周的时间里,人民银行召开优化支付服务推进会,提出紧盯银行卡受理、外币兑换、现金支付、移动支付和宣传推广等重点任务,力争在短期内取得明显成效。随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优化支付服务举行吹风会,再次提出将外籍来华人员使用移动支付的单笔交易限额由1000美元提高到5000美元、年累计交易限额由1万美元提高到5万美元等细化措施。

  相关政策出炉后,商业银行、非银行支付机构、清算机构、外币兑换机构等市场主体接连响应,争当“排头兵”。有了初步探索,下一阶段则是商务、文旅、交通等领域的合力解题,还有各地方纷纷研究细则推动落地。整体来看,优化支付服务工作,以景区、商圈、机场、口岸等重点领域为抓手,现金、银行卡、移动支付三方面“齐头并进”,也有地方结合省内旅游景点、人群特征等将支付便利化做出了特色。

  “当前,优化支付服务工作已经步入了构建可持续发展常态化机制的阶段。”博通咨询首席分析师王蓬博说道,可以看到,支付便利化提升是一个从中央到地方,从央行到各部委逐步落地和配合演进的过程。特别是各地还发布了结合自身实际,立足区位特征的措施。“因地制宜”有利于各地从自身现实情况出发,促进资源有效配置,也有助于吸引外商投资和带动当地消费发展。这种多方联动、共同发力的模式,为支付便利化的推进奠定了良好基础。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业内看来,优化支付服务工作已逐步向纵深方向发展,但仍存在一些需要“查漏补缺”之处。在苏筱芮看来,目前地区之间存在一些不均衡,后续可考虑从一、二线城市逐步向三、四线城市进行下沉;参与机构多为大型金融机构如大型银行、头部支付机构,后续也需要更多中小机构参与到优化支付工作的进程中来,促使各方在支付优化领域实现通力合作、优势互补。

  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则认为,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如何更好地融合线上线下支付场景,提升支付安全性和效率,也是未来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下一步工作重点应向以下几个方面倾斜:一是深化部门间协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二是不断提升宣传工作效果,增强消费者支付便利化意识;三是实现网格化的动态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支付服务中的堵点问题;四是构建可持续的零钞服务模式,保障现金支付需求。

  打好“持久战”

  “在北京学习生活的半年多以来,能明显感觉到,外国人的支付选择更多样了。初来中国时我只敢兑换现金付钱,现在随着限额提升,我已经习惯了像本地人一样扫码支付,甚至坐地铁时也会试着直接用Visa卡。”一位正在交换学习的外籍留学生向北京商报记者如是说道。

  从“尝鲜”到“习惯”再到“认可”,是不少境外来华人士对中国支付的体验与态度,也是优化支付服务工作开展的初衷。腾讯研究院联合微信支付发布的“2024‘畅行华夏’入境消费观察”显示,移动支付助力入境消费热,带动多个行业增长。其中,全国景区、旅游服务、城市公共交通、酒旅、线下餐饮、零售等行业的入境消费增幅明显。以微信支付为例,对比2023年7月外卡服务全面升级以来,2024年10月景区日均消费人次增长超过6倍,城市公共交通日均出行人次增长7倍多。其中,日均通过微信支付骑行共享单车的人次增长也超过7倍。

  “入境移动支付用户的增长趋势,不仅响应着中国高水平开放的布局更多元化,也反映出了三个趋势:一是大湾区一体化建设蓬勃发展,经济和消费联系更密切,特别是港澳青年跨境消费和发展事业,深深融入粤港澳建设大潮;二是东南亚和中国的商旅、文化交流全面加强,比如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泰国等国家的钱包用户不仅消费增长快,还涌现出更多在中国生活发展的‘新中国通’;三是中亚、东北亚的经贸合作正在提速,哈萨克斯坦、蒙古国等钱包的入境交易增长,商务旅客数量迅猛增加。”蚂蚁集团跨境业务管理部副总经理刘欢说道。

  苏筱芮表示,支付优化的扎实推进,有助于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展望2025年,在我国加大对外开放的背景之下,支付优化工作将持续推进、稳步拓展,为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格局奠定优良根基。

  而作为执行者,多家金融机构亦表态打好支付便利度提升的“持久战”。刘欢提出,伴随入境免签等一系列政策利好,今后将继续与合作伙伴们一起探索在数字化世界里,共创共建好数字化支付、数字化应用能力,让入境的商旅人士都能无缝体验数字化带来的福利。微信支付方面则表示,未来将继续在“外卡内绑”“外包内用”等方面持续与多方合作伙伴探索更丰富的支付服务与体验。

  “支付服务是金融机构的基础业务之一,也是与客户接触最频繁的业务环节,因此必定要将优化支付服务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加大在支付技术研发、产品与服务模式创新等方面的投入,进而引领支付服务的优化升级。”王蓬博指出。

  北京商报记者 岳品瑜 董晗萱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