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 > 正文

古越龙山逆势提价背后:净利腰斩,业绩连续4年“爽约”

  • 生活
  • 2025-04-03 14:58:02
  • 12

  4月1日,“黄酒一哥”宣布对旗下多款核心产品提价2%-12%。而就在几天前,古越龙山刚刚发布了2024年财报,归母净利润近乎腰斩。业内普遍认为,古越龙山此次提价背后,是公司业绩承受较大压力的表现。

  黄酒市场承压 两大酒企先后提价

  最先发布提价消息的是另一家黄酒企业。3月31日,会稽山发布公告,公司基于人工和企业运营成本等上涨因素,结合目前公司产品市场供需状况,经公司研究并审慎考虑后决定,对公司部分重点产品的销售价格进行调整。

  具体来看,纯正系列黄酒产品提价幅度为4%~5%,三年陈系列黄酒产品提价幅度为6%~9%,坛装系列、花雕系列黄酒产品提价幅度为1%~9%。

  会稽山表示,此次调整的是出厂价格,终端价格是否出现变动,需要经销商根据市场销售情况决定。

  1天后,古越龙山决定对部分重点产品的销售价格进行调整:彩包花雕(加饭)系列黄酒产品提价幅度为2%—5%,清醇三年系列黄酒产品提价幅度为4%—8%,部分坛酒系列黄酒产品提价幅度为8%—9%,部分五年陈系列黄酒产品提价幅度为5%—12%,部分青花醉产品提价幅度为2%—5%,女儿红桶装酒系列黄酒产品提价幅度为3%—5%,女儿红老酒系列黄酒产品提价幅度为2%—5%。新价格自今年4月22日起按各产品调价通知执行。

  对于提价的理由,古越龙山表示,鉴于部分产品包装及配方优化调整,为进一步提高浙江公司的品牌力和竞争力,结合产品市场供需状况,公司决定对部分重点产品的销售价格进行调整。

  据统计,从2016年至今,古越龙山至少已有8次对旗下产品提价。最近一次是2023年11月,公司对部分五年陈及以下普通产品提价,幅度为2%—5%。

  在白酒企业纷纷停货的当下,黄酒企业为何逆势提价?

  据《证券日报》,古越龙山董事长孙爱保回应称,提价是基于黄酒品质的不断提升,原料更优、工艺更精、配方更科学、口感更丰富,因此适当涨价以体现优质优价。他预计,此次调价将对二季度业绩产生积极影响,尤其是端午节这一黄酒销售旺季的到来。

  然而,黄酒市场的现状并不容乐观。首先,黄酒市场规模相对较小,且主要集中在江浙沪地区,受地方饮食习惯影响,市场扩张难度较大。中国产业调研网的研究报告显示,江浙沪市场销量占整个黄酒市场比重高达70%以上。

  此外,黄酒外部市场认知度低,销售区域受限,增速缓慢。古越龙山等黄酒企业本身品牌价值有限,品类溢价不高,全国化、高端化成为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因素。

  古越龙山净利腰斩,提价双刃剑能否奏效?

  古越龙山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收19.36亿元,同比增长8.55%,但归母净利润为2.06亿元,同比下滑48.17%。这主要是由于上年公司获得了高额的拆迁补偿款和股权转让款,拉高了上年净利润。扣非净利润1.9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了673.85万元,增幅为3.52%,但增速低于营业收入。

  此前,孙爱保曾在2023年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2024年将努力实现酒类销售增长12%以上,利润增长12%以上。显然,公司2024年的业绩表现与这一目标相去甚远。

  事实上,这已经是古越龙山连续第四年经营未达预期。公司在2021年曾定下的“力争酒类销售增长20%,利润增长20%”目标;2022年和2023年,定下的“酒类销售增长12%以上,利润增长12%以上”目标,均未能实现。

  财报显示,古越龙山中高档酒和普通酒的营业成本均较2023年出现了上涨,成本和销售费用的增长导致利润摊薄。古越龙山普通酒售价在10元价格带,难以高端化影响其毛利率。

  此外,古越龙山还在依赖大本营,这也被戏称为“走不出包邮区”。具体来看,2024年公司江浙沪地区的销售收入为10.87亿元,约占营收的57.03%。

  古越龙山或许认为提价是有助于公司提升利润、摆脱困境最直接的方式。但值得注意的是,提价对于古越龙山来说无疑也是一把双刃剑。

  短期来看确实可能改善企业盈利能力,但如果不能同步提升产品价值和消费体验,反而可能加速价格敏感型消费者的流失。特别是在当前消费降级的大背景下,这一策略的风险不容忽视。

  然而,想要突破瓶颈,光靠提价是远远不够的。如何加强产品创新、提高品牌认知,如何突破地域限制、实现从区域特产向全国性品牌的转变,这些才是对古越龙山等黄酒企业需要直面的现实难题。

有话要说...